《如果不是三年前一時衝動,三年後的現在,這一切就不存在了。》
絕大部份的人,都把快樂建立在「得到某個東西」,像是吃到好吃的美食、穿好看的鞋子。
這個「得到」的瞬間是非常短暫的,當她們下一次需要快樂的時候,就必須買更多的東西。
最後留下來的,是再也回不的體重,還有不知從何開始整理的衣櫃和鞋櫃。
把錢花在出國旅遊,只有在旅遊的當下是快樂的,回國之後又一切打回原形。
唯有把快樂建立在「學會某件事情」,這個快樂才會一直留下來跟著妳,永遠不離開。
每一次妳做到的時候,妳的成就感就會增加一點點,妳的自信心也會增加一點點,妳的自我認同感還有自我價值感,也會增加一點點。
這些真正屬於妳的成就,還有青春歲月努力過的熱血回憶,會陪伴妳一輩子,不會損壞,也不會消失。
今天故事的主角,她的名字叫羽柔,羽柔從小就很喜歡鋼琴的聲音,但她捨不得讓爸媽花錢,只能期許自己,長大以後自己賺錢學鋼琴。
長大以後,每次聽到有人彈琴,都會有想要學琴的念頭。
但一想到一台鋼琴7~8萬,每個月的學費也是固定開銷,最後想一想之後,就一定會放棄。
事實上,她不是真的沒有辦法撥出一筆學鋼琴的經費,真正讓她裹足不前的主因是,她覺得自己年紀大了,已經做不到了。
所以她一直都把學鋼琴的錢省下來,花在別的東西上面,一直到45歲那年,她一個不小心誤入歧途,做了一件她原以為自己一輩子都不會做的事。
那一天,她看到孟儒老師的粉絲專頁,看完之後,她感受到渾身熱血沸騰,立刻私訊孟儒老師:
「孟儒老師!我是個45歲的大嬸,完全零基礎,五線譜不會看,手指也不怎麼靈活,這樣可以學嗎?」
對那個時候的孟儒老師而言,這其實是一項非常艱鉅的挑戰。
因為在音樂補習班七年的時間,我只負責教比較高年級小朋友的古典鋼琴。
所謂的七年教學經驗,其實只是「考試會考」的兩三本課本,連續教了七年而已。
成人初學者我是完全沒有實戰經驗的,我非常確定的是,音樂補習班那一套教法是絕對不行。
我知道成人初學者「不能怎麼教」,但是對於成人初學者「可以怎麼教」是完全沒有頭緒的。
如果還在音樂補習班的時期,大概就跟班主任拒絕掉這個學生了。
但因為那時候剛成立工作室,非常需要這份收入,所以只好硬著頭皮接下這個我完全沒有把握的學生。
我告訴她:「我完全沒有教過成人初學者的經驗,但我願意盡力試試看。」
所以她就這樣,變成孟儒老師的第一隻白老鼠,我們一邊上,一邊調整上課內容。
這是她的第四堂鋼琴課,我們試試看能不能幫一首簡單的兒歌配上伴奏?
那時候的教室就是這麼簡陋,身上完全沒有任何存款,只能租一個小小空間,再租一台平台鋼琴當教室,看看有沒有學生會從天上掉下來。
沒學歷又沒證照,也不知道為什麼天上真的就這麼掉下來一個學生,而且這麼信任孟儒老師的教學。
妳們聽她剛才的影片,一定會發現,她的拍子很趕。
27歲那年的孟儒老師很急躁,看到她這樣,很急著想要把她「教好」,所以我準備要求她跟節拍器。
當節拍器拿出來的時候,不知道為什麼,我的直覺告訴我,這會是個錯誤決策,所以就把節拍器收回去了。
那一天晚上躺在床上,我思考著一個問題:「拍子對比較重要,還是讓妳們有一個美好的上課體驗比較重要?」
後來我又一直想:「有沒有更好的方法,可以讓她拍子穩下來,又還可以讓她很好玩?」
突然間有個靈感冒出來,我立刻衝到樂器行,把這兩個月賺的錢全燒了,買了一台以前教古典鋼琴的時候,非常嗤之以鼻的東西:
電子琴,有了電子琴的自動伴奏功能,就可以穩住拍子,又不會覺得很痛苦了!
不過這也是我自己理想中的情況,實際狀況會怎麼樣,要等真正教過才能下定論。
這次的經驗對我而言非常重要,可以讓我的觀念或技術有所突破的經驗,才是有意義的經驗,沒有任何體悟的經驗,只是在消磨自己的光陰而已。
在音樂補習班那,要「教什麼內容」從來不是我們能決定的,我們只是扮演一個執行解說的機器而已。
初學階段除了教小朋友讀樂理、手指頭要站好,考試要想辦法通過之外,我們其實不需要去思考還可以教什麼。
很多小朋友學了十幾年,學到很高級數的曲子,卻從來沒有感受過彈鋼琴那種渾然忘我的快樂。
完全沒有快樂的鋼琴課,只能拜託妳們要「督促、鞭策」孩子,很難期望她們會喜歡彈琴。
離開音樂補習班以後,終於沒人管我怎麼教了!
這次的經驗帶給我最大的體悟就是:
學鋼琴也許沒辦法一步登天,但可以試試看,能不能讓妳們還在平地的階段,也能享受玩音樂的快樂。
要學看譜、數拍子,透過兒歌來學,會比透過樂理課本來得更好玩一些。
要學手部動作的話,我很喜歡一套教材叫《好連得》,這是一套很神奇的教材。
它是透過讓妳玩遍各種不同曲風的音樂,來學習各種不同的手部動作。
「手部動作」不是什麼太神奇的東西,但可以讓練習手部動作的教材「很好聽」,那就真的神奇了!
妳們雖然是在練習手部動作,但妳還是會覺得自己玩得很過癮。
本來她覺得自己年紀這麼大才學琴,手指一定不靈活,練手指的課本也一定很枯燥,所以她其實一開始有點排斥。
不過她相信孟儒老師不會拿太枯燥的課本荼毒她,就嘗試學習這套教材,看看自己的手有沒有救?
這首曲子要學的是,怎麽使用「手臂大肌肉」彈出「很輕巧」的感覺,這是這個動作的要領解說:
因為孟儒老師每一堂課教的東西,她不只都有聽懂,也都有練起來,所以她對於「自己學得會」這一點,越來越有信心。
有一天她告訴孟儒老師,她想學古典鋼琴。
很好,果然不怕死!
她告訴孟儒老師,她很喜歡古典鋼琴,那個聽起來真的很美。
但在她的印象中,古典鋼琴的學習過程非常痛苦,所以一直不敢嘗試。
不過她很期待,孟儒老師教古典鋼琴的方式,應該會跟一般老師不一樣。
其實,不要說妳很不喜歡那種「學法」了,孟儒老師也不喜歡那種「教法」。
在音樂補習班那七年,我沒有看過任何一個老師在那個考級的教學方式下,教出喜歡古典鋼琴的學生。
剛好趁這個機會,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好的教學方式,讓古典鋼琴擺脫「很難學」、「很痛苦」、「很枯燥」、「很死板」的印象。
我們先從《拜爾》開始試試看!
以前在音樂補習班的時候,小朋友都很討厭《拜爾》,所以羽柔剛拿到拜爾的時候,我一直努力避免沿用以前在音樂補習班那種教法。
不過我那個時候的狀態是:「我知道我不要那樣教,但我不知道我要怎麼教?」
那時候,因為怕她覺得《拜爾》很枯燥,所以我想到一個爛方法:
就是一直用電子琴幫她伴奏,試圖讓《拜爾》聽起來比較嗨。
不過後來我發現,這個方法是錯的。
妳們想學的古典鋼琴,不是一般鋼琴課那種正襟危坐、神經緊繃的感覺。
但也不是像這樣,把古典鋼琴搞得跟夜總會一樣。
妳們想要的,其實是古典鋼琴那種行雲流水、平靜優雅的感覺。
所以後來我在教拜爾的時候,慢慢改變我的教法。
慢慢改變教法之後,越來越多學生喜歡上拜爾。
我印象最深刻的,是一個馬來西亞的大學生妹妹蕙怡。
她也想學鋼琴,但是一想到要彈給老師驗收,就覺得壓力很大。
一看到有線上教學這種東西,立刻到二手社團買了一台電子琴,加入我們的線上教學。
在《LV1大包裝》的階段,她還沒有表現出非常高度的興趣。
一直到《LV2大包裝》的時候,她才真的玩上癮,三套課程裡面,她最愛的就是《拜爾》。
這是她傳給孟儒老師的影片:
她很感動地說:「我想像中自己在鋼琴前演奏的樣子,就是這樣!」
對我而言,這也是一次有意義的教學經驗,我終於掌握到妳們真正想學的東西是什麼,也掌握到教《拜爾》的時候,要講些什麼了。
妳們不是討厭古典鋼琴,是討厭一般老師教古典鋼琴的方式,只要換個方式教,就可以讓妳們坐在鋼琴前演奏,那個優雅又美麗的樣子,可以得到滿足。
上面那一首曲子,我們講的東西就是這個,教妳們怎麼彈出那個感覺:
以前在音樂補習班,因為要應付檢定考試的關係,大家都在比誰「教得比較快」,幾乎完全沒有時間解說一首曲子「左手伴奏的邏輯」,只能教怎麼「看著譜彈出來」。
就很像在學「英打」,不是在學「英文」。
沒有檢定考試的進度壓力之後,比較有時間陪妳研究「為什麼左手這樣寫?」
這個東西有教的好處,就是一首歌只要妳會唱,妳就可以自己配左手伴奏,不需要到處求譜、買譜。
那個時候,孟儒老師找了很多簡單又好聽的歌,讓妳們練習幫一些日常歌曲配伴奏。
這首沒寫左手的海角七號的主題曲《1945》,就是要來驗收妳們能不能自己配上簡單的伴奏:
很多人問孟儒老師,《LV1+2+3》學完可以到什麼程度?
上面這個就是《LV2大包裝》學完會有的程度了。
到了這個時期,孟儒老師開始對教成人有一點信心了。
她剛從天上掉下來的時候,其實孟儒老師是很恐慌的,我完完全全沒有任何把握可以教好她。
音樂補習班雖然時薪很低,但真的太安逸了,只要熟悉檢定要考的曲子,就可以安心教到退休。
久而久之,就變得沒什麼衝勁,覺得自己已經定型了,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古典鋼琴老師。
開始教她之後的日子,不只改變了我的教學方式,也改變了我的人生。
因為在「帶妳們玩音樂」的過程中,我體驗到以前從來沒有過的快樂。
在我放火燒妳們的同時,我也被妳們燒到。
「這才是我啊!之前的我到底都在幹嘛!」
28歲而已,離定型還早勒!我還有很多想玩的東西沒玩到!
我在妳們身上,感受到17歲那年,那個熱血沸騰的自己。
但這個熱血沸騰不見得是好事喔!
因為「工作」跟「興趣」之間的界線如果變得模糊,「投資」跟「敗家」之間的界線也會變得模糊。
在音樂補習班的日子,每次看到有課程資訊,都會審慎評估,學這個「有什麼用?」
有用的才學,沒用的把錢省下來。
但音樂家的熱血沸騰起來可就不是這麼回事了!
我永遠記得,我人生最衝動消費的一次。
我機車一發動,直衝光華商場,一台蘋果筆電要49800,我到提款機看了一下,這陣子教學生的存款,還有51000。
買!
從提款機領了50張千元大鈔出來之後,銀行帳戶剩下1000多,學生要是請假,孟儒老師我就要當啃老族了。
(這是孟儒老師的錯誤示範,乖孩子請勿模仿,謹慎理財,才會發大財。)
抱回這台的感覺只有一個字!
爽!
從把這台抱回家的第一天開始,我學的東西越來越不正規,也越來越不正統,但是越來越好玩!越來越熱血沸騰!
流行鋼琴、自彈自唱、編曲、錄音、混音,所有能玩的,我通通都要玩好玩滿!
羽柔的鋼琴課,也慢慢跟著孟儒老師歪掉了!
這是羽柔的自彈自唱初體驗:
到那個時候,我才終於恍然大悟,以前在音樂補習班的時候,為什麼會很難讓小朋友享受「玩音樂」的快樂。
最根本的原因,其實是我們自己也不會玩。
在音樂補習班那個環境,普遍都認為像五月天這樣,五個好朋友每天下課之後在怪獸家玩的,都是「沒有用東西」。
那些待在琴房苦練,可以拿來「考音樂系」,可以拿來「考證書」的,才是「有用的東西」。
那台燒乾我存款的筆電買回來之後,我沒有再繼續找「學術界」的老師學習,而是找在「音樂產業界」的老師學習。
我學了十幾年,真正突飛猛進的,大概只有跟著業界老師學習的這一年。
產業界的老師,教我們的方式很不一樣。
在我學鋼琴的年代,想聽音樂只有買CD一條路,對一個高中生而言,每個月能買一張CD就很難得了。
那時候老師也不常示範,就算示範,也只示範一兩次,所以很多曲子其實都是在「沒聽過」的狀態下學的。
這種沒聽過原曲,純看樂譜的學習方式,就好像妳要看著文字敘述,把楊貴妃的樣子畫出來一樣。
音樂產業界的老師的上課方式,完全跟我以前的認知不一樣。
我們的學習方式,就是用最好的耳機、最好的喇叭,聽這個世界上最好的作品。
老師告訴我們:「這個時代最頂尖的流行音樂作品,就是韓劇的作品。」
所以我的回家功課很特別,就是用最頂尖的音響設備看《來自星星的你》、《孤獨又燦爛的神 - 鬼怪》這種男女主角分別差400歲和900歲,我完全看不懂哪裡好看的韓劇。
老師要我們聽原聲帶,仔細聆聽每個細節,一個樂器、一個樂器聽,然後用電鋼琴臨摹出這些作品的「高仿品」。
醜媳婦也是要見公婆,這是孟儒老師第一首「細節完全做不到位」的「低仿品」,弦樂還沒出來之前,只有鋼琴的聲音,其實是可以勉強及格的,敗筆在弦樂:
過了一陣子之後,進步到這樣:
這個學習方式是真的讓我突飛猛進很多,到後來進步到這樣的時候,我就幾乎已經確定,我在台灣應該可以混得不錯了:
孟儒老師的功力大增之後,我們的鋼琴課,也帶羽柔這樣玩,她喜歡韓劇,喜歡金秀賢,我們就找她喜歡的歌,陪她仔細聽這首歌的編曲,再用電鋼琴臨摹出來。
這是當時她做的作品:
以前在音樂補習班的時候,訓練學生「聽音」,就是拿考卷出題目給妳們寫,這個學法又痛苦效果又不好。
換這種方式訓練「聽音」,好玩多了!
等她學到《好連得(三)》的時候,曲子雖然很好聽,但是使用的技巧越來有難度了。
不過,那個時候的孟儒老師,已經領悟一件事:
妳們不是學不會,只是不容易抓到練習的方法,所以在課堂上陪妳們練習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。
只要給妳們充足的時間,陪妳一個步驟、一個步驟慢慢練,一定可以練好。
所以那時候教學生,就再也不是傳統鋼琴課那種「老師在課堂上一直講,然後叫妳們回家自己練」的模式,而是像健身房的教練課這樣,每講一點點,就實際帶妳們操作一次,練好再繼續往下講,避免妳們回家不知從何練起。
這首欺負老人家的《跳蛙》,我們就是慢慢抓「要跳多遠」,慢慢練到百發百中的:
只是這種方式有個缺點,就是每一首曲子都會花掉妳好幾堂課的學費,妳們的心會很痛,荷包也會很痛。
所以一對一教學,其實是兩種死法讓妳選一種:
第一種死法,就是老師每個「眉角」都講清楚,然後陪妳慢慢練好,但是會讓妳們燒錢燒到死。
另一種死法,是老師每一首歌都「趕快教完」,讓妳們回家根本不知道從何練起。
那個時候,羽柔選擇了第一種死法,寧可慢慢學,確實有聽懂,也不要快速帶過,回家完全不知道怎麼練。
所以其實她花在學鋼琴的錢是真的花蠻兇的。
不過,現在開始線上教學之後,妳們已經不用兩種死法選一種了!
用錄影的方式授課,我就有很充分的時間,不用急著趕快教完,所以我們的影音課程不是那種「純解說」的課,而是像有點像線上瑜伽課那樣,解說完一小段之後,帶著妳們練習一次,讓妳們可以跟著影音課程一起練習。
等學到這個階段的時候,課程的安排自由度會高很多,不像LV1,課程結構安排要很有邏輯。
很多妳們「夢想中的曲子」,都是可以輕易完成的,所以孟儒老師有錄一系列的「選修課」,可以讓妳們自己選喜歡的曲子練習。
《天空之城》:
等到下一個階段,孟儒老師面臨一個新的難題:
成人有沒有辦法彈「快」?
那一天,我把《拜爾》下冊拿出來,跟她討論接下來的課程規劃。
我說:「本來接下來的進度應該是要學這本,只是⋯⋯」
羽柔:「只是什麼?」
我說:「我覺得老人家彈這種快速音群的曲子,好像有點強人所難,我們找一些慢歌來學就好,妳會比較輕鬆。」
羽柔:「就這本!我哪裡老了你跟我說?」
這個時候的她,跟三年前剛來的時候,整個氣場已經完全變了。
剛要跨出第一步的時候,覺得45歲很老了,應該已經學不會了。
但現在的她,有一種「我倒要看看是什麼曲子,可以難得倒我!」那種信心。
她拿到《拜爾》下冊之後,千軍萬馬擋在前面,她一路殺到底。
這首《拜爾No.101》是檢定考試的指定曲,以前在音樂補習班的時候,教到這一首小朋友都唉唉叫,覺得大腦哪有辦法想那麼快啦!
所以其實我是不太看好她有辦法練好的,先想好她如果真的沒辦法的話,要怎麼去降低她的挫折感。
這是教完之後,我們驗收的成果:
我很意外!她做到了!順便跟妳們說一下,這就是《LV3大包裝》學完會有的程度。
以前在音樂補習班的小朋友,如果看到應該會很傻眼,當初她們為了檢定考試,練得死去活來的曲子,為什麼聽這個阿姨彈起來,好像很輕鬆的樣子?
當一首又一首的快速音群挑戰成功的時候,她對於自己的自信心又在更強了。
而且她的自信心,不是那種自我催眠:「我一定做得到!我一定做得到!」
她的自信心,是來自於一次又一次「成功的經驗」。
真正強大的自信心就是像這樣,建立在「有根據的事實上」,而不是建立在毫無根據的口號。
她對於自己的「做得到」,那個「確定感」是很強的。
當妳每一步都確實做到的時候,妳就會明白羽柔那種「有根據的自信心」,到底是什麼樣的感覺。
等孟儒老師確定,快速音群已經難不倒她的時候,我問她:「想不想要來一首速度快,節奏又難,但是很好聽的經典名曲?」
羽柔很篤定地說:「當然要!」
這首《The Entertainer》速度快,拍子又複雜,很多人想彈,但最後投降了。
這個影片錄好的時候,我們一起看著這個影片。
我問她:「有沒有完成妳當初設定的目標?」
她想了很久,最後回答我:「沒有!」
我說:「啊?覺得學習成果不滿意嗎?」
她說:「不是,當初還在彈《瑪莉的小羊》的時候,根本沒有設定過這種目標,我完全無法想像我會變這樣!」
回想起三年前看到孟儒老師的粉絲專頁,忍不住讚嘆自己當時一時衝動!
三年前,如果是一時衝動去歐洲10日遊,少說也要花個60000。
她那時候是上實體課,那時候一堂鐘點費收600,一個月上四堂,每個月就是2400。
一年12個月,扣掉請假算48堂,一年就是28800,三年就是86400。
所以羽柔其實是投資蠻多在鋼琴上的。
三年前如果把錢花在歐洲10日遊,三年後就沒有現在的這一切了,她的人生故事,可能就只有歐洲旅遊那10天可以寫。
但因為三年前,她做了不一樣的決定,決定了她三年後的未來。
如果從2025年回頭看,現在的妳,就是那時候三年前的妳。
妳不需要花到86400,只需要花到38800,就可以享有羽柔當時所學的一切,甚至是更好的教學品質。
現在的妳,決定要把錢花在哪裡,就決定了2025年,妳回顧這三年的日子,妳為自己的人生,創造了多少精采的時刻,創造了多少屬於妳的成就。
而現在,剛好遇到孟儒老師需要資金買房的時刻,辦了一個以前沒辦過,之後也不會辦,一生只有一次的優惠活動。
集合天時、地利、人和,現在就是大膽買進的最佳時機,錯過了就沒有了。